close

  東方網記者於量5月27日報道:2002年11月11日,“韓進賓夕法尼亞”輪從中國出運,途中船上疑似裝載了危險貨物的集裝箱發生爆炸,導致船貨盡毀,損失上億,更有三名船員喪生。這起因瞞報危險貨物釀成的事故震驚了全球航運界,也使我國出口貿易的良好聲譽蒙上陰影。
  萬噸巨輪毀於一個因瞞報而未能安全裝運的小小集裝箱,海事危險貨物管理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在這個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略顯陌生的領域,一位“80後”姑娘一干就是12年。12年裡,她牽頭完成了上海海事系統對危險貨物集裝箱的首次開箱查驗;由她牽頭實施的開箱已有709次,成功查獲527起、涉及802TEU集裝箱危險貨物的謊報瞞報案件;她所總結的“三步開箱查驗法”在全國海事系統得到推廣;她被譽為“水上安全守護者”、危險品集裝箱查驗的“女福爾摩斯”……
  她,就是上海海事局所屬浦東海事局危管防污處副處長陳維。
  女福爾摩斯的第一槍
  時間回溯到2005年的4月29日,經過歷時3個月對300多萬條貨物信息的層層過濾、縝密推斷和對程序的周密設計,上海海事系統首次對危險貨物集裝箱開箱查驗,並對發現的謊報瞞報行為進行了查處。這次行動的牽頭人,是當時剛剛踏上工作崗位僅3年的陳維。
  此前,接連發生的因謊報瞞報貨物引發的水上事故頻發,國家交通運輸部海事局下決心對謊報瞞報行為進行嚴厲打擊,並委派上海海事局開展相關課題研究。陳維作為主要參與者接下了這個重任,並提出將“開箱查驗”作為重要的管理手段。
  “萬事開頭難。”開箱查驗的第一步就是確定目標箱。但因為沒有任何信息來源,想從外高橋港區每天上萬個集裝箱里鎖定謊報瞞報危險貨物的問題箱,無異於大海撈針。陳維和同事們想了很多辦法,最終通過對“出口訂艙系統”里300多萬條貨物信息的層層過濾,鎖定了存在違規出運嫌疑的第一個目標箱。
  目標箱中的貨物品名標註為“Pardichlorobenzene”,這個連專業書籍都未曾記載的化學品,即將裝上“智利國航麥哲倫”輪,運往加拿大蒙特利爾港。
  這個神秘的“Pardichlorobenzene”究竟是什麼?陳維一遍又一遍地翻看《國際海運危險貨物規則》,突然看到一個品名為“P-dichlorobenzene”(同Para-dichlorobenzene)的海洋污染物質,這會不會就是“Pardichlorobenzene”?陳維一下子興奮起來。沒有查到貨主的危險貨物申報記錄,如果推斷正確,貨主可能是為了掩人耳目故意漏了一個字母。
  通知港區暫停裝船作業,與相關部門確認查驗場地,聯繫貨主,確定開箱時間……陳維和師傅汪本賢忙碌地做起了開箱前的準備。當時,由海事部門進行開箱查驗對於企業來說還很陌生,貨主很不理解,並表示出運的絕對不是危險貨物,貨物的船期非常緊張,一旦耽誤,每天的違約金就要幾百美元。
  面對強勢難纏的貨主,陳維的心中也有點打鼓:萬一開錯箱,不僅耽擱船期,還會影響海事執法的公信力,這樣的責任太大了。但是,陳維最終決定拼一把。當晚,貨主從江蘇常州趕到外高橋,陳維按程序簽發了《開箱查驗通知書》,帶好手電筒、相機、《國際海運危險貨物規則》和《開箱檢查記錄表》趕往上海明東集裝箱碼頭。
  當天晚上,在空曠的查驗場,微弱的燈光射在孤零零的集裝箱上。核對集裝箱箱號,記錄封號,環視箱子四周確認沒有粘貼危險貨物標誌,並用相機記錄好箱號、箱門情況,陳維嚴格按標準程序操作。伴隨著“開箱”指令,集裝箱箱門打開,箱內貨物包著白色塑料編織袋一層層碼放著,有一人高,印有品名的標簽被壓著。陳維和工人一起拉了一包貨物,塑料袋落地的瞬間,所推斷的“P-dichlorobenzene”名稱跳躍出來,袋子邊上還印著“海洋污染物”的危險貨物標誌。
  就在那天晚上,陳維成功打響了全國海事系統外貿開箱查驗的第一槍。  (原標題:陳維:危險品集裝箱查驗的“女福爾摩斯”[組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l24hllxf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